三江闸

青天初破险,白马竟当秋。
众水千年会,重溟一气收。
远怀秦太守,高转蜀江流。
疏凿微茫外,星辰永夜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江闸》是一部关于古代水利工程的小说,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三江闸的历史、建筑和功能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事。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相关介绍:

  1. 历史背景:三江闸位于绍兴城北,是明代嘉靖年间由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的大型挡潮排水闸。它不仅是一座水闸,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2. 建筑特色:《三江闸》详细描述了闸的建筑特点和结构设计,包括其使用的大条石砌筑、前后两道闸槽、石槛和石桥等细节。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让人对这一古老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水利管理:《三江闸》中还涉及了三江闸在水利管理方面的成就。《闸务全书三刻》和《汤绍恩述评》等文献对三江闸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指出它是“现存我国古代最大的水闸工程”之一。同时,书中还提到了通过特殊水文设施“五行”水则碑实现定量调度水资源的方法,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水利科技。
  4. 社会影响:《三江闸》还强调了三江闸的社会影响。它不仅解决了当地因海潮引起的洪涝灾害问题,还对整个浙江地区的水利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江闸的存在,成为了绍兴水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5. 人物贡献:《三江闸》中提到了创建者汤绍恩及其在水利事业上的贡献。通过对他的评价和事迹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位伟大领导者的形象和他为人民所做的贡献。
  6. 文化价值:《三江闸》不仅是一部关于水利工程的作品,它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通过对三江闸的描述,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古人的智慧和才能。

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三江闸的人来说,除了阅读原著之外,还可以参考相关的研究书籍、学术论文和文物资料。例如,邱志荣、赵任飞主编的《闸务全书三刻》和汪毅著的《汤绍恩述评》等文献,都是研究三江闸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江闸》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三江闸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水利管理和社会影响,还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阅读这部作品,人们不仅能了解到一个古老的水利工程,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