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海岳之才,久矣韩文能立制;
绘画乾坤之手,惜哉尧典未终篇。
挽彭元瑞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彭元瑞联》是一首清代诗人英和所作,其原文翻译为:“榕峤奉行舆,道出临安,绛帐抠衣才八岁;蓬山陪末座,职犹弟子,玉堂撰杖忽千秋。”此联表达了对彭元瑞的怀念之情。
英和在清朝乾隆年间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等职务,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政治氛围。从诗中可以看出,“榕峤奉行舆”暗指彭元瑞曾长期任地方官职,而“绛帐抠衣才八岁”,则描绘了他在年少时期的勤奋学习情景。“蓬山陪末座,职犹弟子,玉堂撰杖忽千秋”进一步展现了彭元瑞晚年仍坚守岗位、鞠躬尽瘁的形象。
该诗不仅赞美了彭元瑞的才华与品德,还体现了当时文人对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追求。英和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彭元瑞忠诚事业和高尚人格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自身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挽彭元瑞联》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挽联,不仅记录了彭元瑞一生的政治生涯,也表达了人们对其人品和成就的高度评价。作为清朝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它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