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阙苍凉辇道斜,松山风景不胜嗟。
金凫玉碗埋幽草,废苑荒台卧落花。
陵谷已销天子气,宫墙尽傍野人家。
我来九曲河边听,流水无声噪暮鸦。
显陵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显陵二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陆深的作品。陆深,字子静,号青原道人,是明朝的一位学者与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其家族中有不少文人雅士,这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陆深的诗作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古人文化的敬仰之情。
《显陵二首 其一》的原文如下:
城阙苍凉辇道斜,松山风景不胜嗟。
金凫玉碗埋幽草,废苑荒台卧落花。
陵谷已销天子气,宫墙尽傍野人家。
我来九曲河边听,流水无声噪暮鸦。
陆深在这首作品中通过对显陵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哀思和对往昔辉煌的记忆。诗中的“城阙”指的是古代皇宫的城墙,而“辇道”则是指帝王的御道,这里用以形容显陵周围的荒凉景象。通过“松山风景不胜嗟”,诗人传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
陆深还利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他对古代皇家建筑的怀念。如“金凫玉碗”暗指珍贵的器物,而“卧落花”则形容了废弃后的荒芜场景。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沧桑感,也表达了诗人对昔日辉煌不再的感慨。
陆深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显陵景观的描述,更是一次对过往文明的缅怀和对现实变迁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自然与历史景观的描绘,折射出一种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哲思。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显陵二首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史之作,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座桥梁,让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陆深的《显陵二首 其一》以其深邃的历史内涵、精湛的艺术造诣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陆深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