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吟啸托生涯,他日扁舟去未迟。
千古劫灰游子梦,一床风雨故人思。
知君渐作流东水,叹我难开向北枝!
自是浮沉过此世,销磨意气已无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诗书吟啸托生涯,他日扁舟去未迟。
千古劫灰游子梦,一床风雨故人思。
知君渐作流东水,叹我难开向北枝!
自是浮沉过此世,销磨意气已无奇。
《次韵答悦秋先生游台见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初春,时王安石在江宁府任知府。这首诗是和悦秋先生同游金陵台城而作的。
原文如下:
春风台榭锁芳菲,
游子相逢一顾归。
自叹老来多病耳,
不应重到故山微。
这首诗以春风为媒介,将诗人与悦秋先生的相会描绘得如临其境。首句“春风台榭锁芳菲”,既表明了春天的到来,又暗示着二人的相聚并非偶然,而是因春风而更加珍贵。次句“游子相逢一顾归”,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珍视与感慨,他感叹自己已是垂暮之年,却还要回到故乡去,这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辛酸。第三句“自叹老来多病耳”,进一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他在感叹自己的衰老与多病的同时,也对这次难得的相聚表示了深深的珍惜之情。最后一句“不应重到故山微”,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他希望这样的相聚能够不再有第二次,因为每一次的相聚都充满了珍贵的感情和美好的回忆。整首诗以春风为媒介,将诗人与悦秋先生的相会描绘得如临其境,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