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风怀杜牧之,几回猛省读书时。
不关造化闲花草,无补民生细茧丝。
竟体芳兰骚客意,销魂金粉美人辞。
聊应洁癖将蝉比,饱露餐风最上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潇洒风怀杜牧之,几回猛省读书时。
不关造化闲花草,无补民生细茧丝。
竟体芳兰骚客意,销魂金粉美人辞。
聊应洁癖将蝉比,饱露餐风最上枝。
《拨闷四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永泰元年在忠州所作。《拨闷四首》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也体现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以下将从诗的原文、翻译、赏析、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原文:
闻道云安麴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销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翻译:
听闻云安的麴米春酒,只要一喝就让人陶醉不已。
乘坐小船喝醉酒并不难,峡谷中散心几趟足以消愁。
船上的老船夫技艺高超,能轻松驾驭舵轮。
我已经准备好资金来防止雇请,让美食进入我的嘴里。
赏析:《拨闷四首》通过对饮酒赏景、赞美长年船工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杜甫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其中“乘舟取醉非难事”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轻松自在,而“长年三老遥怜汝”则透露出他对身边平凡人物的深深同情。
写作背景:永泰元年(765年),杜甫离开成都,前往忠州,途中经过云安县。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拨闷四首》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佳作,更是他生活态度和艺术风格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杜甫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艺术成就,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