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火之后旧时街衢但存瓦砾感赋

惊天蓦地起兵戎,闾左繁华瞬息空。
喧路鹳鹅同上蔡,失家鸡犬异新丰。
蔓烟无复炊烟绿,磷火犹疑燹火红。
旧日楼台何处认,乱堆残瓦夕阳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兵火之后旧时街衢但存瓦砾感赋》是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通过描绘战后废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民族未来的忧虑。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写于清末割台前后,反映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战争后街道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繁华城市瞬间变得破败的景象。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传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从艺术手法上讲,《兵火之后旧时街衢但存瓦砾感赋》采用了典型的古诗词风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喧路鹳鹅”、“失家鸡犬”等,这些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战争前的繁华与战后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这首诗,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了解到清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苦难,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不安。同时,这首诗也是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教训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警惕历史的重演。

《兵火之后旧时街衢但存瓦砾感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了历史的片段,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