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坡塘 送缪公子笠庄至江浦

趁霜风、沿林飞遍,巢荒去住无据。
雁声却有东归信,切莫更留征羽。
凄燕语。
道千里、同来千里应同去。
霜鸿未许。
算我愿随阳,卿尤避热,各自叹羁旅。
天涯路,来日风风雨雨。
别离顿起愁绪。
江南兄弟谁能健,羡尔雁行有序。
须记取。
只紫塞重逢,可识前时侣。
天空欲举。
稳待尔重来,春风三月,共看满林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买坡塘 送缪公子笠庄至江浦》是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古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洪亮吉:他是中国清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多方面的才能而闻名,尤其擅长诗词。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边塞诗,也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诗。其诗作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成就,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1. 诗歌原文
  • 原诗全文
    趁霜风、沿林飞遍,巢荒去住无据。
    雁声却有东归信,切莫更留征羽。
    凄燕语。道千里、同来千里应同去。
    霜鸿未许。算我愿随阳,卿尤避热,各自叹羁旅。
  1. 诗歌赏析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霜风”“林”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营造了一个清冷、孤寂的氛围,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凄凉美。同时,“雁声”与“燕语”的对比,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灵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期待。其中,“霜鸿未许”一句,既反映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未来如何,都应保持希望和勇气前行。
  1. 艺术成就
  • 语言风格:洪亮吉的诗作语言清新脱俗,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拟人手法,使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例如,“霜风”“林”等自然景象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意境。
  • 结构布局: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诗人通过对旅途中不同场景的描绘,逐步展开主题,最后以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作为结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索。
  1. 影响评价
  • 文学地位:作为清代著名的诗人,洪亮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词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 传承价值:洪亮吉的诗词不仅是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重要窗口。通过研究他的诗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买坡塘·送缪公子笠庄至江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感悟。对于热爱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朋友来说,深入了解和研究这样的经典之作,无疑能够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