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十四夜过南浔镇

高高下下游鳞绕。侵人不已侵巢鸟。
一碧作鱼天。空明不起烟。
东西楼似织。出水高千尺。
玉手尽垂空。长廊接断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学者。洪亮吉的诗词创作中,《菩萨蛮·十四夜过南浔镇》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意境,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出生于清阳湖令江苏武进。他不仅是一位才学出众的进士,还曾任翰林院编修,提督贵州学政,精研经史、音韵训诂之学,长于舆地,尤精于疆域沿革。他的诗歌、骈文等均有较高成就,并被后人合为《洪北江全集》。

  2. 诗歌原文:《菩萨蛮·十四夜过南浔镇》,此诗描绘了夜晚南浔镇的景象。诗中“高高下下游鳞绕”、“东西楼似织”等描写展现了南浔夜景的美丽与宁静。

  3. 艺术特色: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如“一碧作鱼天”,用“鱼天”形容水天相接的景象,给人以空灵而深远的视觉体验。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出水高千尺”的楼台,象征着南浔镇的辉煌与繁荣。

  4.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南浔夜景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上,更体现在对家乡人民生活的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上。

  5. 文化价值:作为清朝文人的代表作之一,《菩萨蛮·十四夜过南浔镇》不仅是对南浔古镇美丽景色的记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它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对现代人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菩萨蛮·十四夜过南浔镇》不仅是一首描写南浔古镇夜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展示了洪亮吉深邃的思想感情和卓越的艺术才能,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