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绿未成茵。
柳线难匀。
等闲莺语几曾闻。
只让杏花同燕子,占尽春分。
心切望朝暾。
雾暗连晨。
关心西北有征尘。
日日玉堂天上坐,却是闲人。
卖花声 春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卖花声·春分》是明代词人杨慎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女性情感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从文学形式来看,《卖花声·春分》是一首采用传统曲牌体写成的词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曲牌是一种固定的歌曲格式,通常与特定的旋律和节奏相结合,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景和情感。《卖花声》作为词牌名的别称,暗示这首词可能采用了特定的曲调进行创作。
从内容分析,该词上片主要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黄莺”一词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春梦似杨花”则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美好梦想以及与之伴随的无常感。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词的下片则转向描写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春光明媚却难留,泪滴满衣”等句子揭示了主人公因春光易逝而感到的伤感和无力。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仅是季节更迭的反映,也是个人情感状态的一种体现。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词使用了典型的抒情手法,如拟人化、象征等。例如,将春天比作“杨花”的意象,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也隐含了生命的短暂和不羁。此外,词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具有更深的意境和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卖花声·春分》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欣赏这首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如何在有限的文字中展现无限的想象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