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沂水桥柬族孙梧

沂河之水清且徐,先二十日来祓除。
风光春半尚未足,莺燕见客犹生疏。
参差流水兼修竹,绿映桥南万家屋。
横流昨岁喜乍平,数郡创痍渐将复。
路人为言太守贤,贪吏昨已褫归田。
君不见吾宗两守皆称职,记否赵人思顺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沂水桥柬族孙梧》是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春日沂河边的美景,还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洪亮吉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深受后人推崇。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之融入诗篇之中。《过沂水桥柬族孙梧》便是这样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通过对沂河水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春天的生机。
  2. 诗歌原文:沂河之水清且徐,先二十日来祓除。风光春半尚未足,莺燕见客犹生疏。参差流水兼修竹,绿映桥南万家屋。
  3. 诗意赏析:整首诗以“过沂水桥柬族孙梧”为题,通过描绘沂河水的清澈、春天的气息以及沂河畔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句中的“先二十日来祓除”可能寓意着人们希望借由自然的力量净化心灵,而春天的到来则象征着万物复苏,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4. 艺术手法:洪亮吉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尤其是“参差流水兼修竹,绿映桥南万家屋”,这句诗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亲眼看见那绿意盎然的河流和桥南的千家万户。
  5. 文化背景:在清代,文人墨客们常常借助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洪亮吉通过这首小诗,既表达了个人的感悟,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6. 现代意义:虽然时代变迁,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始终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今天,当我们再次品读《过沂水桥柬族孙梧》,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意。

《过沂水桥柬族孙梧》是洪亮吉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和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