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甲午春社作

双燕。
相见。
又今朝。
来觅蓬茅旧巢。
酒边一旗烟外招。
飘飘。
绿杨红板桥。
昨夜社公新雨足。
杯珓卜。
蚕麦家家熟。
约比邻。
去酬神。
老人。
再逢得几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河传·甲午春社作》为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作品,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和燕子、鸳鸯等自然景象的词。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1726),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盐人。清初“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彝尊并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其擅长咏物诗,被后人传颂。
  2. 诗词原文:双燕。相见。又今朝。来觅蓬茅旧巢。酒边一旗烟外招。飘飘。绿杨红板桥。昨夜社公新雨足。杯珓卜。蚕麦家家熟。约比邻。去酬神。老人。再逢得几巡。
  3.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女子的孤寂与思念。诗中的“愁红”与“泪痕衣上重”更是以花喻人,将女子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浓烈的情感色彩。
  4. 文化价值:《河传》是温庭筠的词牌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意象而著名。查慎行的这首词,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融入了新的意境和情感,展现了清代词人的创新精神。
  5. 艺术特色:查慎行的《河传·甲午春社作》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同时,词的语言优美,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查慎行的《河传·甲午春社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