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西湖秋泛

记得棕亭春侍宴,满湖灯烛熏天。
一番光景换尊前。
残荷犹泻雨,疏柳已无蝉。
望望西泠桥外去,吟过第六桥边。
商声辊上十三弦。
晚风吹不断,凉透鹭鹚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西湖秋泛》是一首描绘西湖秋季风景与诗人心境的词作。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临江仙·西湖秋泛》出自查慎行之手,他是一位多产的诗人,曾受学于黄宗羲,精研《易经》,以诗闻名于禁中。查慎行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也因编纂《佩文韵府》而声名显赫,后因健康原因选择隐居生活。
  2. 诗词原文及赏析
  • 诗词原文
    记得棕亭春侍宴,满湖灯烛熏天。一番光景换尊前。
    残荷犹泻雨,疏柳已无蝉。
    望望西泠桥外去,吟过第六桥边。
    商声辊上十三弦。
    晚风吹不断,凉透鹭鹚肩。
  • 诗句赏析
    第一句“记得棕亭春侍宴,满湖灯烛熏天”描述了诗人春天时在棕亭侍宴的场景,以及整个湖面上灯火通明、如同被烟雾笼罩的壮阔景象;“一番光景换尊前”,则暗示着从春天到秋天的转变及其对旧日繁华的感慨。接下来的“残荷犹泻雨,疏柳已无蝉”,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寂寥之感。最后两句“望望西泠桥外去,吟过第六桥边”,展现了诗人在西泠桥畔徘徊、吟咏的情景,第六桥作为诗中的重点,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和情感。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西湖秋天。
  1. 词作主题:这首《临江仙·西湖秋泛》通过描述西湖的秋季景色,不仅反映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美,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临江仙·西湖秋泛》不仅是一首反映季节变化的词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入表达,使得这首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