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 虎丘送朱子容六丈入都癸亥二月

骑鹤吹笙,六郎风格,梅村句子犹新。
词坛酒垒,五十八回春。
好在江山四壁,茶烟畔、鬓缕飘银。
惊初见,壮心千里,拟向何人。
横塘舟舣处,桃鬟柳眼,总是迷津。
把吴都旧梦,付与前因。
乱后渡江光景,算谁似、卫玠伤神。
垂纶手,却遮西日,还指洛阳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南好·虎丘送朱子容六丈入都癸亥二月》是一首词,由诗人查慎行创作。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之情。

《江南好·虎丘送朱子容六丈入都癸亥二月》是查慎行的代表作之一,其词风清新脱俗,情感深沉。词中通过对虎丘美景的描绘、对友人朱子容入京情景的刻画以及自身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词中不仅展现了查慎行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的思想情怀。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查慎行: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他山、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查慎行少受黄宗羲的影响,精研《易经》与诗歌,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后成为翰林院编修及散馆教授。
  1. 词题解读
  • “江南好”:此为全词的第一句,直接点明了词的主旨,即赞美江南的自然风光。
  • “虎丘送朱子容六丈入都”:描述了词人在虎丘送别朱子容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不舍的情感。
  • “癸亥二月”:指明了写作的时间背景,即清康熙癸亥年(1703年)的二月。
  • “六郎风格,梅村句子犹新”:赞扬了朱子容的文采,同时也表明了查慎行自己的文学追求,欲以梅村体的风格创作。
  • “把吴都旧梦,付与前因”:表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抒情与描写并重:在这首词中,抒情与描写相结合,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又描绘了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二者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 意境悠远:通过描绘虎丘的山水、燕子矶头的景象以及乌衣巷口的绿杨,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 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查慎行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词的语言简练而又富有音乐美和画面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情感真挚感人:整首词充满了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朋友的不舍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能够触动人心。
  1. 文化意义
  • 江南文化的传承: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研究江南文化的途径。
  • 友情的赞颂:这首词通过描绘与朱子容的友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情谊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余不要忘记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 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在赞美江南美景的同时,词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1. 词作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藻、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清代词坛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艺术成就:查慎行的这首词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成就,无论是在词的结构安排还是在语言表达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和灵感。
  • 文化传播:通过这首词的传播,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了清代的江南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江南好·虎丘送朱子容六丈入都癸亥二月》作为查慎行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词作,更是一首饱含情感、展现江南水乡美景以及深深寄托了作者对故国山河、友情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慨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对友情以及对社会的思考与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