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蘋两岸晴光转,关心乍闻绵羽。
树掩蛮旗,草迎塞马,冷落满城箫鼓。
寒梅未吐。
被横管声声,催开最苦。
南陌东郊,有谁结伴讨春去。
当时宾客游处,苍苔闲寻遍,犹记题句。
野竹遮邻,山茶出屋,此景眼前非故。
萧条如许。
剩鸥鸟湾洄,几家还住。
及泛扁舟,水生挑菜渚。
齐天乐 庚申武陵立春
介绍
《齐天乐·庚申武陵立春》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词,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693年。《齐天乐》作为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齐天乐·庚申武陵立春》的作者是查慎行,字悔余,浙江海宁人。查慎行少受学于黄宗羲,精研《易经》,擅长诗歌。他的诗名远扬至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乡试,四十一年(1702)应召入直南书房,不久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直至四十八年(1709)奉旨赴武英殿书局编纂《佩文韵府》。查慎行晚年退居林下,享年七十二岁。
作品原文与鉴赏:词的原文如下:
绿蘋两岸晴光转,关心乍闻绵羽。
树掩蛮旗,草迎塞马,冷落满城箫鼓。
寒梅未吐。被横管声声,催开最苦。
南陌东郊,有谁结伴讨春去。
当时宾客游处,苍苔闲寻遍,犹记题句。
野竹遮邻,山茶出屋,此景眼前非故。
萧条如许。剩鸥鸟湾洄,几家还住。
及泛扁舟,水生挑菜渚。作品背景:查慎行的诗词创作多涉及个人生活体验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受。这首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沧桑的感慨。查慎行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出时代的特征。
词作赏析:《齐天乐·庚申武陵立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查慎行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树掩蛮旗”,“草迎塞马”,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同时,他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词作影响:查慎行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其影响力延续至今。许多现代作家和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时,都会提到查慎行及其作品,认为他的词作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技巧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齐天乐·庚申武陵立春》不仅是查慎行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其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的产物。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