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己未四月别家作 其五 庚儿

明年十二。典谒可能陪客位。
懒惰无端。失学从渠正可怜。
文章何用。却望家风留句诵。
勿更娇痴。夜枕晨餐恃母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减字木兰花·己未四月别家作·庚儿》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词,其内容表达了对年幼妹妹的深切关怀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1650—1726),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查慎行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与厉鹗并称“厉查体”,其诗以五言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同时亦不乏抒发个人情感之作。
  1. 词的原文
    明年十二。典谒可能陪客位。懒惰无端。失学从渠正可怜。再三怜汝。早岁无娘今丧父。惭愧称兄。忍听闺中夜哭声。

  2. 词的主旨

  • 本首词主要描述了家中小妹的不幸遭遇。作者通过描绘妹妹因父亲去世而失去依靠、被迫失学的情境,表达了对妹妹的深深同情和关切。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辛酸。
  1. 词的艺术手法
  • 词采用典型的减字木兰花形式,即每句减少三字,形成四字句的词牌。这种形式简洁明快,便于表现诗人的情感,同时也使得整首词的节奏感增强,更加朗朗上口。
  •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妹妹的处境比作“失学从渠正可怜”,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深意,表达了作者对妹妹遭遇的深刻同情和理解。
  1. 词的社会背景分析
  • 该词创作于清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许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查慎行的这首词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查慎行的《减字木兰花·己未四月别家作·庚儿》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瞬间,更承载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