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金吟为烈妇葛曹氏作

之死以自誓,义惟殉稿砧。
如松无改节,匪石岂转心。
万古有长暮,千秋方自今。
谁编烈妇传,采我吞金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吞金吟为烈妇葛曹氏作”并非查慎行的一首诗。实际上,这是一首描述烈妇葛曹氏的诗歌,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之手,而非查慎行本人所作。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宁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精于《易经》,工于诗词。
  • 他在康熙年间中举后,进入南书房工作,并最终成为翰林院编修,其诗作在当时颇为出名,且有深厚的文学造诣,被誉为“清初一大家”。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之死以自誓,义惟殉藁砧。”意指为了坚守节义,宁愿牺牲生命的烈妇葛曹氏决心赴死。
  • “如松无改节,匪石岂转心?”描绘了葛曹氏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高尚的情操。
  • “万古有长暮,千秋方自今。”意味着她的事迹将会被永远铭记,流传千古。
  • “谁编烈妇传?采我吞金唫。”表达了后人在编纂烈女传时,应当收录这首诗歌,以彰显葛曹氏的伟大精神。
  1. 诗歌鉴赏
  • “之死以自誓”体现了烈妇宁死不屈的英勇气概。她选择了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维护贞洁和节义。
  • “万古有长暮”,意味着她的精神和行为将被后人永远铭记,成为一种不朽的精神遗产。
  • “千秋方自今”,强调葛曹氏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后世的人们。

虽然查慎行的《吞金吟为烈妇葛曹氏作》并非他本人的作品,但其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诗句仍然值得人们传颂和学习。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刻理解到烈妇葛曹氏的坚贞不屈、忠诚守节的精神风貌,以及她对后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