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五首 其二

葵藿知倾阳,牵牛故自匿。
秋来常早起,及此好颜色。
引蔓尔许长,敷荣怜顷刻。
人生亦朝露,乃复为太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遣闷五首·其二》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五言律诗,其全文如下:葵藿知倾阳,牵牛故自匿。秋来常早起,及此好颜色。引蔓尔许长,敷荣怜顷刻。人生亦朝露,乃复为太息。这首诗反映了查慎行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以及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下将详细探讨该作品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清朝诗人、学者,官至翰林院检讨。他的文学成就颇高,尤以五言律诗著称。查慎行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作于清代康熙年间,查慎行可能因某种原因感到人生短暂、时光易逝,遂借景抒情,创作了这首《遣闷五首·其二》。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力。
  1. 诗意解析
  • 首联“葵藿知倾阳,牵牛故自匿”描绘了向日葵对阳光的依赖和牵牛花选择隐匿的自然现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两种植物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
  • 颔联“秋来常早起,及此好颜色”,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这里的“常早起”不仅指季节变换带来的早起习惯,也隐喻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珍视。
  • 颈联“引蔓尔许长,敷荣怜顷刻”,通过“引蔓”与“敷荣”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其短暂的生命周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尾联“人生亦朝露,乃复为太息”,直接点明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人由此发出了深沉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悲叹,也是对所有人类共同经历的生命轮回的深刻反思。
  1. 艺术特色
  • 查慎行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传达情感。在这首作品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象征意象等表现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遣闷五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反映诗人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关于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