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道中

旗脚东北掷,朝来乘便风。
清湘送帆影,翩若南归鸿。
卧看两岸山,白云起蓬蓬。
前飞不作雨,掠过青玲珑。
导我向零陵,为我驱霾霿。
在远睇欻接,缘沿路靡穷。
昔读子厚记,神游乎其中。
溪山岂不佳,好事畴继公。
便欲访古迹,征途去匆匆。
无人为指似,草木徒茏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零陵道中”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诗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晚筑初白庵而居,因号初白。少受学黄宗羲,精《易》工诗,名闻禁中。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乡试,四十一年(1702)应召入直南书房,不久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四十八年(1709)奉旨赴武英殿书局编纂《佩文韵府》,书成,因病乞归,终老林下。
  1. 诗词原文
    旗脚东北掷,朝来乘便风。
    清湘送帆影,翩若南归鸿。
    卧看两岸山,白云起蓬蓬。
    前飞不作雨,掠过青玲珑。
    导我向零陵,为我驱霾霿。
    在远睇欻接,缘沿路靡穷。
    昔读子厚记,神游乎其中。
    溪山岂不佳,好事畴继公。

  2. 诗词赏析

  • 抒情手法:查慎行的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意境营造:诗中的“清湘送帆影”和“南归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 文化意蕴:诗中提到了“昔读子厚记”,表明作者深受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崇和传承。
  1. 历史背景
  • 《零陵道中》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更多机会游历山水,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作品。
  1. 艺术特色
  • 查慎行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通过朴素的诗句传达深刻的情感。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 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查慎行的《零陵道中》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清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状态的重要窗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意义,值得读者细细品读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