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望玉笥山

水远山平四百里,两崖斗拔沧江起。
舟人遥指三三峰,乱插芙蓉雨新洗。
仙家缥缈住仙坛,不道人间路大难。
请看玉笥山南路,渐近西江十八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望玉笥山》是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查慎行当时以举人身份进入朝廷。诗中所描绘的玉笥山不仅以其自然风光著称,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神话传说闻名。查慎行的这首作品便是其对这一景致的深情吟唱和艺术展现。

《雨中望玉笥山》通过查慎行独特的视角,将读者带入那山水间云雾缭绕、仙气飘渺的画卷之中。诗中“水远山平四百里,两崖斗拔沧江起”一句,形象地勾勒出玉笥山的雄奇景色,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仙家缥缈住仙坛,不道人间路大难”,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的向往以及对仙境般生活的理想追求。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化生活环境的普遍向往。

诗中也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如“舟人遥指三三峰,乱插芙蓉雨新洗”,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与生命的短暂,引人深思。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宇宙间的奥妙。

《雨中望玉笥山》不仅是查慎行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它不仅展示了查慎行的文学才华,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