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令诒泛甘棠湖至城南谒陶白祠

艇子打两桨,剪风如燕梢。
白鹭导我前,行行入芦茭。
古祠昼常启,不待游人敲。
门前十亩田,夏旱土不胶。
牛宫柱欹侧,旁种苦叶匏。
居僧老业农,叱犊犁黄茅。
苦云生理拙,岁岁山田硗。
入门风气遒,沙水互裹包。
湖光隐林杪,山色遮城坳。
天然好位置,结构宜橧樔。
𬗟怀二先生,潜见各一爻。
洁身苟有归,千载应神交。
如何斗室中,湫隘邻湢庖。
谁能移佛座,勿令名实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王令诒泛甘棠湖至城南谒陶白祠》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著名作品。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并探讨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1. 作者背景:查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诗作以内容丰富、语言精炼而著称,尤以其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和哲理思考而受到后世尊崇。查慎行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的政治风云和个人生活的种种变迁,这些经历在其诗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2. 诗歌原文:《同王令诒泛甘棠湖至城南谒陶白祠》的诗句“艇子打两桨,剪风如燕梢。白鹭导我前,行行入芦茭”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的情景,其中“剪风如燕梢”形容微风如同燕子的尾巴,轻盈而优雅。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接着,“古祠昼常启,不待游人敲”,则展示了陶白祠的幽静与古朴,无需游人打扰,自有历史的沉淀。诗的后半部分“门前十亩田,夏旱土不胶。牛宫柱欹侧,旁种苦叶匏”,进一步描写了田园的艰辛与农民的辛勤劳作。最后两句“居僧老业农,叱犊犁黄茅。苦云生理拙,岁岁山田硗”,则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以及自然环境的严酷。

  3. 艺术特色:《同王令诒泛甘棠湖至城南谒陶白祠》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巧的意象运用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如“剪风如燕梢”、“门前十亩田”,都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中。此外,诗人对人物的刻画也十分生动,通过“居僧老业农”、“叱犊犁黄茅”等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4.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查慎行个人创作的高峰,也是清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体现了清初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朝初期的文化风貌以及社会心态。

《同王令诒泛甘棠湖至城南谒陶白祠》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