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之役既连毙二虎矣后五日复获虎子二吕灌园作后二虎歌再次其韵

虞人入山官吏贺,捣穴成擒无小大。
尽将丑类肆市朝,不许凶雏草间卧。
去如烈火归如风,覆巢破卵五日中。
献肩献豵来接武,贯虱精神用强弩。
担头縳作春笋斑,一一奇毛入官府。
馀威假托虽有徒,不闻王政宽无辜。
贼吾民者杀无赦,别有渊薮容逃逋。
弱食颇分强者肉,倚伏机难论祸福。
春行秋令公所怜,阴雨随车洗馀毒。
以宽济猛在酌宜,颍川有凤方来仪。
杀胎岂惟禁猎户,竭泽兼欲防渔师。
庶几百物称蕃息,童子仁心使君德。
我为此语非养奸,若是凶豪须敛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门之役既连毙二虎矣后五日复获虎子二吕灌园作后二虎歌再次其韵》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1650–1726),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查慎行在文学上造诣深厚,尤其擅长诗歌创作,被后世广泛传颂。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词原文
    虞人入山官吏贺,捣穴成擒无小大。
    虞人入山官吏贺,捣穴成擒无小大。
    尽将丑类肆市朝,不许凶雏草间卧。
    去如烈火归如风,覆巢破卵五日中。
    献肩献𫎆来接武,贯虱精神用强弩。
    担头䌸作春笋斑,一一奇毛入官府。

  2. 主题内容

  • 战斗胜利的喜悦:诗中描述了虞人在山林中发现并捕获两只老虎的情景。通过“官吏贺”等词汇,展现了官员们因捕获猛兽而感到的喜悦和庆祝。
  • 老虎的处置:诗中还描绘了将老虎处死的情景,表达了对于不法之徒的严惩态度。
  • 动物保护意识:诗中的“不许凶雏草间卧”表达了诗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
  1. 艺术特色
  • 查慎行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 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饱满,充分体现了查慎行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

《西门之役既连毙二虎矣后五日复获虎子二吕灌园作后二虎歌再次其韵》不仅是一首描写捕猎活动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刻的生态意识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查慎行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时代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