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游云岫不果戏示德尹

吾乡鹰窠顶,陡起东海边。
飞鸟到山止,东南水浮天。
常闻十月交,登临得奇观。
天文直角氐,日月行同躔。
凭高视倒景,长在寅卯间。
初生兆一魄,摩荡蛟龙渊。
须臾一线红,迸出白玉盘。
砉然劈作两,对射光相穿。
白者忽潜形,孤轮跃红丸。
是名为合璧,故事山僧传。
山僧老白头,岁岁居山巅。
目击凡几个,流传遍人寰。
嗟我与吾子,好奇结前缘。
足迹半九州,所到穷山川。
如何名胜地,近失耳目前。
昨闻大阮语,便思陟巑岏。
朝来复逡巡,相对亦可怜。
胜游无近远,人苦不得闲。
既闲或少伴,得伴长无钱。
乃知意兴豪,必及少壮年。
一慵百事废,岂独登山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欲游云岫不果戏示德尹》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古诗。查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以简洁清新、意蕴深远著称,其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从诗歌的结构和形式角度来看,《欲游云岫不果戏示德尹》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这种格式简洁而富有变化,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韵律美,又便于传达诗人的情感。诗中的每一句都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意境。例如,“吾乡鹰窠顶,陡起东海边”两句,通过地理方位的描绘,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飞鸟到山止,东南水浮天”则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与大地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

从诗歌的内容和意象上来看,诗中的“常闻十月交”,指的是诗人常常听说十月时的自然景观最为壮观。这不仅仅是对季节更迭的一种描述,更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领悟。“登临得奇观”四句,通过天文角氐等天文现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诗人通过对天文现象的观察,联想到自然界中的现象,表达了一种对天地间微妙联系的敬畏之情。

在诗歌的象征意义方面,“初生兆一魄,摩荡蛟龙渊”二句,象征着新生的力量和潜在的能量。这里的“兆一魄”可能是指某种神秘力量的开始,而“摩荡蛟龙渊”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力量潜藏于深不可测之处,等待时机爆发出来。这一象征意义的表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也让读者对诗人的思想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上,查慎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拟人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天文现象的科学解释,诗人成功地将抽象的自然景观具象化,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句的同时,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这种艺术手法不仅让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深层含义。

《欲游云岫不果戏示德尹》不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更是一次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探索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查慎行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以及中国古代诗歌在表达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