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有怀张汉瞻吴西斋

山谷天早寒,经檐白日速。
夜长耿无寐,爱此一寸烛。
展卷乍沉吟,开轩屡踯躅。
我唱和者谁,凄其感幽独。
别时秋林下,锦缬黄映绿。
几日不上楼,败叶忽已秃。
悲风飒然起,槭槭响枯木。
静觉流光移,暗伤怀抱触。
小僮强解事,邻酿贯新熟。
酒罢还梦君,湖心浪如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坐有怀张汉瞻吴西斋》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查慎行因受学黄宗羲的影响,精研《易经》,并工于诗歌创作。在诗的首句中“山谷天早寒”,描绘了一幅早春山谷寒冷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寂而冷清的氛围。接下来,“经檐白日速”和“夜长耿无寐”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深夜时分难以入睡的孤寂与苦闷。

诗的第三句“爱此一寸烛”透露出诗人孤独一人时对微弱灯光的依赖。随后的“展卷乍沈吟”和“开轩屡踯躅”两句,反映了诗人无法入眠时的沉思与徘徊状态。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还体现了他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感怀。

“我唱和者谁,凄其感幽独”一句,揭示了诗人在孤独中的寂寞以及对往昔友谊的思念。这种孤独感不仅来自于物理上的孤立,更来自于心灵上对于交流与共鸣的渴望。

《夜坐有怀张汉瞻吴西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意境营造,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无法安眠时的苦闷与孤独,并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无奈,传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是查慎行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清代文人普遍经历的心灵挣扎的真实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