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俗戏和次谷兄

晨辞泰安州,午达长清境。
石欹行碍步,土燥俗少井。
木瓢酌山洼,岁久必生瘿。
丑形妇女甚,户户裁阔领。
牛病垂老胡,豕肥缩短颈。
苦开胀河豚,馀怒鼓蛙黾。
儿郎打银钗,乱发时一整。
野花插偏髻,陋质宁自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瘿俗戏和次谷兄》是一首清代查慎行的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安州长清境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风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冷暖的独特感悟。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查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见长,被誉为“诗史”。
  2. 诗歌原文:《瘿俗戏和次谷兄》的原文如下: 晨辞泰安州,午达长清境。石欹行碍步,土燥俗少井。木瓢酌山洼,岁久必生瘿。丑形妇女甚,户户裁阔领。牛病垂老胡,豕肥缩短颈。苦开胀河豚,馀怒鼓蛙黾。儿郎打银钗,乱发时一整。野花插偏髻,陋质宁自省。
  3. 诗歌解析
  • 自然环境的描写:诗中描述了泰安州的自然环境,如崎岖不平的石路,干燥少水的土坡,以及人们用木瓢从山洼里取水。这些细节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古代长清地区的山水画面。
  • 民俗风情的描述:诗中提到了当地的妇女为了美观而频繁更换衣服,牛因为年老而消瘦,猪因为肥壮而颈部变短。这些生动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民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情感表达:诗中的最后两句“儿郎打银钗,乱发时一整;野花插偏髻,陋质宁自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态度的认同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意义
  • 反映社会现实:《瘿俗戏和次谷兄》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和民间风俗,还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现实状况。诗中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 体现人文关怀:查慎行的这首诗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诗人在作品中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
  1. 历史背景: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社会时期,经济和文化均有所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查慎行的诗歌作品不仅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2.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查慎行的诗歌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例如“丑形妇女甚”一句,用“丑形”一词形容妇女,既生动又贴切,展现了民间妇女的形象特征。
  • 语言风格:查慎行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诗意。他的诗句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不失轻松幽默的趣味,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1. 阅读体验:读者在阅读《瘿俗戏和次谷兄》时,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诗句,还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洁而又富有层次的表达方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意境和感悟。

《瘿俗戏和次谷兄》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本历史的缩影,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和人文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感受到查慎行作为一个文人的深厚素养和高尚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