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韬荒兄饮郑春荐斋

云岩醉别忽经春,重向吴山问主人。
陶侃登堂还拜母,茅容为具也留宾。
回风却扇浑无暑,急雨催诗若有神。
鹦鹉莫夸才子赋,郑家名擅鹧鸪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韬荒兄饮郑春荐斋》是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诗。在探讨文学作品时,人们通常会关注其主题、风格、技巧以及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宁人。他少受学黄宗羲,精研《易经》,工诗名闻朝内。查慎行一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康熙三十二年中举乡试后成为进士。
  1. 诗歌原文
  • 云岩醉别忽经春,重向吴山问主人。: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别离和重逢,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友情的深厚。
  • 陶侃登堂还拜母,茅容为具也留宾。:描述了一幅古代贤者的形象,陶侃作为政治家,其恭敬母亲的举动被后人传颂;而茅容则是古代贤士,为了招待客人而不惜一切。
  • 回风却扇浑无暑,急雨催诗若有神。:描绘了一幅夏日景象,风平浪静,没有热气;雨水急促,使得诗人灵感迸发,诗思泉涌。
  • 鹦鹉莫夸才子赋,郑家名擅鹧鸪新。:以鹦鹉和郑家的鹧鸪来比拟自己的作品,强调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作品的独特之处。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也有对人文情感的深刻表达。
  • 文化价值:通过对古典文化元素的引用和现代解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对个人品德的推崇。
  1. 历史背景
  • 清初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作者经历:查慎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1. 社会影响
  • 文人雅集:在中国古代,文人雅集中饮酒作诗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此诗反映了当时文人聚会的场景和情趣。
  • 文化传承: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中重视礼仪、重视友情的传统美德。

《同韬荒兄饮郑春荐斋》不仅是一首描写友情和自然景观的诗歌,也是一首承载了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