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诗 其十六

曾作江湖同队鱼,洞庭南上更愁余。
旧游想像重题阁,故国平安有报书。
去日儿童皆项领,同时牛马亦襟𥚑。
捉刀未了生涯事,只是羞乘下泽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诗 其十六》是王元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理想坚守的信念。以下是对该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王元俸,字尔玉,号石虚,东莞人,生活在民国时期。他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其文学作品在《东莞诗录》中有详细记载。
  • 作品内容:《秋怀诗 其十六》以七言律诗的形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孤寂与坚持,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1. 诗歌主题
  • 孤独与坚守:《秋怀诗 其十六》中的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身处异乡、面对乱世的场景,表达了对理想坚守的执着。诗中“会须决起凌云志,高抟九万扶摇风”一句,体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 社会批判:通过对大乱降临和小人君子的不同态度的描述,诗人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展示了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多种象征性的意象,如鸟下绿芜、蝉鸣黄叶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的主题。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丰富而细腻,从个人孤独到对社会的深刻洞察,都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 文化价值
  • 历史见证:作为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秋怀诗 其十六》为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思想启示:诗中所体现的坚守信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对于现代人依然具有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坚守理想。

王元俸的《秋怀诗 其十六》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的不懈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