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闸

河萦千里曲,岸束一门高。
不有乘流便,谁知上闸劳。
木痕深记𥮘,石眼密容篙。
笑指长年说,吾舟听汝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入闸》是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体验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作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查慎行(1650—1727),浙江海宁人,字悔余,号他山,又号查田。少受学黄宗羲,精《易》工诗,名闻禁中。《初入闸》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乡试,四十一年(1702)应召入直南书房,不久赐进士出身。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2. 诗歌原文及解析:《初入闸》全文为:“河萦千里曲,岸束一门高。不有乘流便,谁知上闸劳。木痕深记𥮘,石眼密容篙。笑指长年说,吾舟听汝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河水曲折蜿蜒,岸边的高门象征着人生的一道关卡。诗人通过对比“乘流便”与“上闸劳”来表达生活的不易和挑战的重要性。同时,诗人还以“木痕”、“石眼”等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深刻感受。最后一句,诗人以轻松的语调向老舟夫请教,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3. 诗歌的艺术特色:《初入闸》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景象和动作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河水比作“千里曲”,岸上的高门比作人生关卡等,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初入闸》不仅是查慎行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无论是从诗歌的创作背景、语言技巧还是主题思想来看,《初入闸》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文学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