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夜

七月初三月,如弓未上弦。
凉风彭泽柳,远火望江船。
不作披衣坐,聊为枕柁眠。
傍人多笑我,辜负早秋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初三夜》是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后改名慎行,号他山、查田,晚号初白。其文学成就在清代诗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查慎行的诗歌创作深受黄宗羲的影响,精研《易经》,擅长写诗,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不拘泥于古法,而是博采众长,善于以白描手法和情感韵味取胜。
  1. 诗句原文
    七月初三月,如弓未上弦。
    凉风彭泽柳,远火望江船。
    不作披衣坐,聊为枕柁眠。
    傍人多笑我,辜负早秋天。

  2. 诗句赏析

  • 如弓未上弦:此句比喻明月还未完全升起,如同弓弦未曾完全拉紧,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期待。
  • 凉风彭泽柳:彭泽县位于江西省,这里的柳树因地处湿润之地,所以被称为“水柳”。这里用“彭泽”二字,既点明了地点,又增添了一抹江南水乡的柔情。
  • 远火望江船:此处的“远火”可能指的是远处村落中的灯火或江面上的舟楫,而“江船”则让人联想到江水波光粼粼的景致。
  • 不作披衣坐,聊为枕柁眠:表达了诗人不愿起床更衣,而是选择在枕边小憩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琐碎的超脱态度。
  • 傍人多笑我,辜负早秋天: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周围人的嘲笑不以为然,同时表达了自己未能珍惜美好时光的遗憾情绪。

《七月初三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查慎行艺术风格的体现。读者在品味其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人生哲思。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