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夜彭泽舟中

斗柄转城头,江声健入秋。
若逢明月夜,应作小孤游。
水栅依茆屋,风帆带荻洲。
半年迁客梦,星露警扁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秋夜彭泽舟中》是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在秋季夜晚乘舟于彭泽江上时的内心感受和景象描绘。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斗柄转城头,江声健入秋。
    若逢明月夜,应作小孤游。
    水栅依茆屋,风帆带荻洲。
    半年迁客梦,星露警扁舟。
  2.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号他山,又号查田。查慎行年少受学黄宗羲,精《易》工诗,名闻禁中。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乡试,四十一年(1702)应召入直南书房,不久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其诗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为清初一大家。
  3. 作品鉴赏
  • 意境营造:《立秋夜彭泽舟中》通过描绘夜晚乘舟江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斗柄转城头,江声健入秋”一句,将时间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联系起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古老的环境中。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若逢明月夜,应作小孤游”等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 情感流露:整首诗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从“半年迁客梦,星露警扁舟”可以看出,诗人曾经历过迁徙和流浪的生活,但他并没有被困境所击垮,而是以坚韧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度。

《立秋夜彭泽舟中》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