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亭后补筑土墙同灌园越秀赋

缺后方思补,谁防未雨时。
大都劳版筑,不过当樊篱。
俭与茆亭配,低于菜圃宜。
墙头环埤堄,留看一帆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草亭后补筑土墙同灌园越秀赋》是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简朴生活和勤劳精神的赞美。

诗中“缺后方思补,谁防未雨时”表明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不惧困难、主动修补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古人对于勤劳与务实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品质的期望。诗中的“大都劳版筑,不过当樊篱”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劳作的看法,他认为劳动虽然辛苦,但对于维护家园却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版筑”指的是建筑时使用的工具,而“樊篱”则是指用来保护家园的栅栏,两者都暗示了劳动的艰辛以及其对家园安全的重要性。

诗的最后两句“俭与茆亭配,低于菜圃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闲适与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诗中的“茆亭”是一种用茅草搭建的亭子,而“菜圃”则是用来种植蔬菜的园地。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田园的自然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一草亭后补筑土墙同灌园越秀赋》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理念、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一草亭后补筑土墙同灌园越秀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