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家浦晚至杨村驿

土屋多依堡,民屯半属官。
树从王浦密,河过蔡村宽。
鸥外新芦茁,犁头细麦攒。
蒲沟行未到,月黑夜漫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王家浦晚至杨村驿》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观描绘的诗,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之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还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他山、查田,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后改名慎行,号初白。少受学于黄宗羲,精研《易经》,工诗,名闻禁中。康熙三十二年举乡试,四十一年应召入南书房,不久赐进士出身,选为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四十八年奉旨赴武英殿书局编纂《佩文韵府》,因病乞归林下,终老于林下。
  1. 诗歌原文
    土屋多依堡,民屯半属官。树从王浦密,河过蔡村宽。鸥外新芦茁,犁头细麦攒。蒲沟行未到,月黑夜漫漫。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诗歌开头“土屋多依堡”,形象地描绘了村落的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接着“民屯半属官”,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的官民关系。
  • 自然景观描绘:“树从王浦密,河过蔡村宽”通过对比王浦之密集和蔡村之宽广,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貌和地理特点。
  • 农耕生活:“鸥外新芦茁”,“犁头细麦攒”,诗人通过对农事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
  • 时间感伤:“蒲沟行未到,月黑夜漫漫”,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的哀愁,以及夜晚的宁静或孤独。

《自王家浦晚至杨村驿》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着深邃情感与哲理的艺术作品。它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深思人生与社会的种种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