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
风流馀画像,官号定铭旌。
年谱门生辑,文编国史评。
恬侯恭谨似,重望起家声。
哭朱大司空六首 其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朱大司空六首 其六》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对朱大司空离世的哀思与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诗歌以清丽脱俗著称,尤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
诗歌原文:《敬業堂詩集》哭朱大司空六首
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
风流馀画像,官号定铭旌。
年谱门生辑,文编国史评。诗歌鉴赏:该诗是一首悼念朱大司空的挽歌,通过简洁有力的言辞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不舍。诗中“天不留耆旧”和“人皆惜老成”两句,表达了对于朱大司空高寿和学识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他生命的短暂。
文化意涵:在中国文化中,悼念亡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人们通常会通过撰写诗文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查慎行的这首诗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文化传统和哀悼仪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和道德观念。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五言绝句形式,语言质朴而不失文采。这种形式使得诗歌既便于朗诵,又能深刻传达作者的情感。
《哭朱大司空六首 其六》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社会活动以及他们对逝去友人的纪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