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谒海忠介祠

桐乡遗爱在,民自不忘公。
一邑清名著,三朝直节同。
衣冠瞻古貌,俎豆感村翁。
此日流离意,谁怜在野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淳安谒海忠介祠》是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查慎行,字悔余,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的进士,曾受学于黄宗羲。他精研《易经》,工于诗作,尤以清初文学著称。
  1. 诗作原文
    桐乡遗爱在,民自不忘公。
    一邑清名著,三朝直节同。
    衣冠瞻古貌,俎豆感村翁。
    此日流离意,谁怜在野鸿。

  2.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描绘海瑞祠前的景致和村民的纪念活动,表达了对海瑞忠诚和正直品质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
  • 艺术风格:查慎行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美感。
  1. 文化背景
  • 淳安县是海瑞的故乡,海瑞以其直言不讳、刚正不阿的性格闻名。查慎行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政治道德的关注,也展现了民间对历史人物的记忆与尊崇。
  1. 历史影响
  • 查慎行的诗歌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其作品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瑞祠成为了一个文化的象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缅怀这位历史上的忠臣。

《淳安谒海忠介祠》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英雄敬仰之情的诗歌,也是了解清代中期政治和社会文化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