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合罗川

水蚕浴雨蝶飞烟,碎叶城高插木绵。
公主祠荒回鹘窟,居民牧近合罗川。
千重东岭云间画,一片南湖树里烟。
最是鲜鳞披户册,东屯西聚夜高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吟合罗川》是清代著名诗人姚雨春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碎叶城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居民生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代西域风情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与内容概述
  • 诗题解读:《吟合罗川》是一首描写西域自然景观和当地生活的古诗,通过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古代世界。
  • 诗句解析:“水蚕浴雨蝶飞烟”,描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水蚕在水中沐浴,雨后蝴蝶翩翩起舞,增添了几分诗意和动感。“碎叶城高插木绵”,则描绘了碎叶城的雄伟景象,高大的建筑如同插在云端一般,令人印象深刻。“公主祠荒回鹘窟”,讲述了古老的公主祠遗址,以及回鹘人的石窟,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居民牧近合罗川”,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他们在河边放牧,生活平静而有序。“千重东岭云间画”,形象地描绘了东岭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一片南湖树里烟”,则是指南湖边树木丛生的景致,湖面如烟雾般朦胧,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最末一句“最是鲜鳞披户册,东屯西聚夜高眠”,则可能指的是夜晚牛羊归圈,人们休息的情景。
  1. 诗歌创作背景
  • 姚雨春生活在清朝时期,当时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作为一位诗人,他有机会游历各地,接触不同的风土人情。因此,他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色彩。
  • 西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的关注。姚雨春的《吟合罗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通过对西域风景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吟合罗川》不仅停留在对景物的描绘上,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千重东岭云间画”、“一片南湖树里烟”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 语言精美:姚雨春的语言风格优雅而富有音乐性,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意境。如“水蚕浴雨蝶飞烟”,“公主祠荒回鹘窟”等句子,都充满了诗意,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 结构紧凑:诗歌的结构严谨而有层次感,从开头到结尾,每一个部分都紧密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这种结构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易于理解,能够吸引读者深入品味。

姚雨春的《吟合罗川》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幅展示古代西域社会生活的画卷。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姚雨春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了解那个遥远而又神秘的时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