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猷能壮,天胡不憖遗。
鞠躬忘利钝,注意任安危。
直道轻三黜,深忧毖十思。
时穷梁木坏,臣纪独肩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元老猷能壮,天胡不憖遗。
鞠躬忘利钝,注意任安危。
直道轻三黜,深忧毖十思。
时穷梁木坏,臣纪独肩仔。
《挽总宪刘公宗周》是清代诗人姚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姚鼐的生平和作品,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文化责任感。姚鼐,字梦谷,一字姬传,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他生于乾隆十二年(1747),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一生致力于文学和教育事业,尤其在诗词创作方面有极高的成就。
姚鼐与同时代的其他文人不同,他不追求浮华的词藻,而是注重诗歌的意境与内涵。他的诗作多表达出对国家兴亡、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在《挽总宪刘公宗周》这首诗中,姚鼐通过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刘宗周这位贤者的哀悼之情。
姚鼐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刘宗周人品和才能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形象的真实写照。在姚鼐看来,刘宗周不仅仅是位高权重的行政官员,更是具有崇高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的正直行为,不仅赢得了朝廷内外的广泛赞誉,也使得他在民间拥有很高的威望。
姚鼐的《挽总宪刘公宗周》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作者对正义、清廉和担当的追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姚鼐的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