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瑞莲 忆睡莲

凌波锵玉步。
恁抱菂纤心,生成多苦。
淤泥易染,况种茭塘低处。
不怯风嗔烟恼,只怕被、鱼欺鸥妒。
江岸阻。
要歌采采,我愁难溯。
可是倩女前身,抱瑶骨湘魂,嫣然含素。
鸳情最薄,幽恨还从谁诉。
梦里秋飔催近,要密密、幕笼屏护。
君见否。
败叶零花无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瑞莲·忆睡莲》是姚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词作技巧,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下面将深入探讨《双瑞莲·忆睡莲》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双瑞莲·忆睡莲》的作者是姚燮。他的生平经历了从科举出身到逐渐转向文学创作的转变过程。作为浙江镇海人,姚燮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中举人,但未能进入官场,转而致力于文学和绘画创作。他的诗作气骨雄健,思力沉着,且有鞭风叱霆之气,其词风早期疏秀婉丽而晚期转为清苍老健,体现了他文学生涯中的不同阶段和风格转变。
  • 时代背景:姚燮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文化风貌,尤其是对晚清时期的社会现状有着深刻观察和批判。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而文人士大夫往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寻找精神寄托。
  1. 主要内容
  • 描写对象:词中的“双瑞莲”指的是并蒂莲,即同时开放的两朵莲花,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忆睡莲”则暗示了某种深情的回忆或思念。通过描绘双莲并蒂的形象,词人可能想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美好愿景。
  • 主题思想:《双瑞莲·忆睡莲》通过描写荷花的生长环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词人通过对荷花生长环境的细腻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姚燮的词作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叠字和押韵等技巧,使得词作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这种语言风格既符合古代诗词的传统美学,也体现了词人的个人创作风格。
  • 意象运用:在《双瑞莲·忆睡莲》中,姚燮巧妙地运用了“淤泥”、“风嗔烟恼”、“鱼欺鸥妒”等意象,这些意象生动描绘了荷花生长的环境及其与外界的关系,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情感表达:词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情感的抒发,既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抒情传统,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个人情感体验。

《双瑞莲·忆睡莲》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更是姚燮对生活、自然、爱情以及理想世界的深度思考和独特感悟的体现。通过对该词的赏析,不仅能领略到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姚燮这位伟大词人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