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唾

屑玉霏珠,珠袖分将,琼壶贮残。
怪春深病渴,衔愁莲苦,夜凉回梦,咽忍梅酸。
啮臂潜盟,偎腮私语,留得些些湿未干。
摹郎字,却羞郎偷见,嚼碎还团。
倦腰半晌低弯。
蓦点出、华池气若兰。
记拆时偏急,同心尺素,卸来嫌紧,约指连环。
搓线穿针,抱奁拭粉,更贴残花扇底看。
歌声噎,又丁香舌小,卷上樱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唾》是清朝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词

姚燮(1805—1864)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梅伯,号复庄、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他一生涉猎广泛,上至经史典籍,下至民间戏曲小说,皆有涉猎。姚燮的诗作气骨雄健,思力沉着,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深邃的内涵。他的词早年疏秀婉丽,晚则转为清苍老健,显示了其词风转变的艺术魅力。

《沁园春·唾》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并不完全清楚,但根据词的内容可以推测,此词创作之时可能正值姚燮生活困顿或心情抑郁之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摹,表达了作者的愁苦与无奈。词中描绘了多种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如病骨微酥、含啼若怨等,都反映了姚燮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对“唾”的描写,还可能寓含了对某种社会现象或个人遭遇的不满和愤懑。

《沁园春·唾》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情感与哲思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姚燮生平及其词作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词坛的发展脉络以及个体词人的独特风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