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时节。
天云远、飞鸿带去呜咽。
料伊枕上,蚕箔灯昏,药炉烟结。
春波倦缬。
但频看、蔫衫绣蝶。
更支持、腰慵腕怯,强起理愁发。
堪忆眉奁畔,把手无言,那回离别。
秋深梦瘦,想沉沉、苇帘霜月。
夜半零啼,定迢望、稿砧怨切。
况今宵、听到乱雨打落叶。
凄凉犯 独宿含绿山庄梦醒凉月沉山寒雨在树寄讯病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凄凉犯·独宿含绿山庄梦醒凉月沉山寒雨在树寄讯病妻》是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古诗。
姚燮,字梅伯,号复庄,浙江慈溪人,是乾嘉时期的著名文人,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该作品以“凄凉”为题,描绘了一个人在独自居住于含有绿色植被的山庄中的夜晚情景,以及梦中醒来时对远方的妻子所寄予的思念和问候。
从文学手法的角度来讲,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表现手法。诗中通过“可怜时节”引出主题,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手法,将天边远去的飞鸿、昏黄的灯烛、缭绕的烟雾等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状态紧密相连。同时,姚燮还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技巧,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从艺术价值方面来看,这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姚燮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出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诗中的每个字词都被精心挑选,既符合音韵美,也贴合意境美。尤其是诗中对“凉月”、“寒雨”、“蚕箔灯昏”等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凄凉犯·独宿含绿山庄梦醒凉月沉山寒雨在树寄讯病妻》不仅是姚燮个人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姚燮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典型体现。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作品无疑是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不可多得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