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船横几,似仙莲拓瓣,供人清啜。
一舸黄州词客去,湖上蘋缘谁结。
桃叶排铛,鸥童试铫,小载春池月。
松床涛沸,梦回帘水凉阔。
须莫至正银楂,碧山制在,新样从伊夺。
石瓮残梅香点后,慢误波心罗袜。
药海吹笙,曲江读画,泛到鱼烟活。
旗枪战午,邵阳遗事同说。
壶中天 茶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壶中天》是一首词,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体现了作者高远的艺术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诗歌原文:玉船横几,似仙莲拓瓣,供人清啜。一舸黄州词客去,湖上蘋缘谁结。桃叶排铛,鸥童试铫,小载春池月。松床涛沸,梦回帘水凉阔。须莫至正银楂,碧山制在,新样从伊夺。石瓮残梅香点后,慢误波心罗袜。
诗作风格:姚燮以其气骨雄健、思力沉着的诗歌风格著称,其词作同样具有深沉的情感和广阔的视野。这首《壶中天》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思的深刻思考。
历史评价:《壶中天》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赵我佩在《题高茶庵〈茶梦庵词〉》中对这首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姚燮的词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被认为是晚清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化影响:姚燮的词作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绘画、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产生了启发。他精绘事,擅画梅,其作品中透露出的文人气息与自然之美,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壶中天》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姚燮的词风及其时代背景,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