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
小炙红盐寄须远。
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
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粉省薇郎奏封版。
舌本细翻云,菡萏同娇,更冷翠、点来瓶菽。
尽缀核、华灯看虫花,笑百结西陵,好春风剪。
洞仙歌·丁香橄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丁香橄榄》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又名朱锡鬯,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他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在诗坛享有“南朱北王”的盛誉。朱彝尊曾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并被授予检讨职务。他的诗词创作受到姜夔、张炎等词派的影响,并在诗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
诗歌原文:
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小炙红盐寄须远。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粉省薇郎奏封版。舌本细翻云,菡萏同娇,更冷翠、点来瓶菽。尽缀核、华灯看虫花,笑百结西陵,好春风剪。诗歌内容解析:该作品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霜打后的绿色嫩芽如同佳美之物一般,用小火炙烤后散发出红盐的味道。想象中的人物是美人,她的绣帐和锦瑟被抛弃,而她对这种美味的喜爱胜过任何绘画和篝火中的香气。凤酥的味道略带苦涩,扶荔当年的味道依然存在。舌头上细细翻转,荷花和蜻蜓都在欣赏着这美好的夜晚。最后,诗人以笑谈百结西陵的春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内容来看,它可能是在某种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吟咏的。作品中使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都十分丰富,展示了朱彝尊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艺术特色:朱彝尊的词作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在《洞仙歌·丁香橄榄》中,他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同时,他还善于运用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洞仙歌·丁香橄榄》不仅是朱彝尊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化营养和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