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江晚

迢迢暮霞。翩翩去鸦。
山眉隔水明些。又帆遮树遮。
红帘酒家。青罾钓艖。
斜阳照一痕沙。乱蘋花蓼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太平·江晚》是一首由清代词人姚燮创作的词作。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醉太平·江晚》的介绍:

  1. 作者生平: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他早年学习无所不窥,上至经史典籍,下至世俗戏曲小说,都有所涉猎。姚燮的诗气骨雄健,思力沉着,有鞭风叱霆之气,而用遏抑掩蔽之法,生峭幽异,包罗万象,迥绝流辈。

  2. 作品鉴赏:《醉太平·江晚》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边傍晚的景象,通过对暮霞、去鸦、红帘酒家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词中运用了“迢迢”、“翩翩”等形容词,增强了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这一景象的细腻观察。

  3. 艺术风格:姚燮的词早年疏秀婉丽,晚则转为清苍老健。他的词作不仅注重形象的刻画,也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更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4. 创作背景:姚燮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清朝的多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文人的生活和心态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姚燮的词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意识,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时代风貌。

  5. 文化影响:姚燮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风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词人,如纳兰性德、朱彝尊等人,对中国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醉太平·江晚》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文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韵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