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屧声

锵宜钗佩杂。
是重台拖试,绣帮红窄。
晓梦谁寻,向海棠庭院,隔烟轻蹑。
觅去偏遥,剩露藓、几痕香湿。
蓦唤笼鹦,一转回廊,听来还霎。
三五沉沉秋夕。
记月约重门,误伊残叶。
半晌俄延,定倩人扶共,软难禁力。
唱起吴宫秋草,又帘阴传拍。
想到无声旧事,莲花步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姝媚·屧声》是姚燮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这首词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清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以下是关于《三姝媚·屧声》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三姝媚·屧声》的作者是清代诗人姚燮,字梅伯或某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他出身于浙江镇海,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的举人,但未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而是致力于文学和艺术的创作。
  • 创作动机:姚燮的诗词作品广泛涉猎经史典籍以及戏曲小说等,其诗风气壮而力沉,思力沉着,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三姝媚·屧声》中,可以窥见他晚年转变后的风貌,由早期的细腻婉丽转向晚期的清苍老健。
  1. 诗词原文
  • 锵宜钗佩杂。重台拖试,绣帮红窄。晓梦谁寻,向海棠庭院,隔烟轻蹑。觅去偏遥,剩露藓、几痕香湿。蓦唤笼鹦,一转回廊,听来还霎。
  • 三五沉沉秋夕。记月约重门,误伊残叶。半晌俄延,定倩人扶共,软难禁力。唱起吴宫秋草,又帘阴传拍。
  1. 诗词鉴赏
  • 艺术风格:姚燮的词早期以疏秀婉丽见称,晚期则转为清苍老健。这首《三姝媚·屧声》展现了他后期的风格特点,语言洗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体验。
  • 情感表达:词中的“晓梦谁寻”反映了一种失落感和迷茫,而“向海棠庭院”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这种对比强化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文化内涵:通过对“吴宫秋草”的描述,词人可能寄托了自己对故国山河的思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留恋。这种怀旧之情深深植根于他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之中。

《三姝媚·屧声》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姚燮个人生命历程的艺术写照。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清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