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牵牛花》是中国清朝诗人姚燮的一首词作。下面将详细地介绍这部作品:
- 作者信息
- 作者简介:《琐窗寒·牵牛花》是姚燮创作的一首诗词,其全名是《琐窗寒·咏牵牛花》。姚燮(1805—1864),晚清时期的文学家、画家。他号复庄,又被称为大梅山民、上湖生等,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姚燮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家,涉猎领域广泛,包括经史、地理、释道和戏曲等多个方面。他的文学作品中既有诗歌又有词曲,其中《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等是他重要的著作。
- 生平经历:姚燮在道光年间考中举人,此后以教书为业,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学问涉猎广泛,不仅研究诗词歌赋,还对红学、诗、书、画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
- 作品原文
浅晕鞓红,圆洼盏碧,蔓丝斜络。攕香乍吐,恁受断烟凉着。敢黄姑、红墙怨深,露华点泪罗衣薄。怕粉阑灯灺,葹心易卷,瘦无多搦。篱脚。秋风弱。照水影娟娟,玉河一角。缫车响月,懒妇含愁相约。
- 创作背景
- 姚燮创作此词的背景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在宁波生活期间,曾亲眼目睹并深刻感受到牵牛花的美丽与哀愁。牵牛花以其独特的生长方式和季节变迁而闻名,其花朵常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有无尽的哀愁。这种景象激发了姚燮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同时,姚燮也通过此词展示了自己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在欣赏这首词时,人们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义,还应深入思考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以及它所反映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究,能够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