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意十六章 其十三

维狼巨喙张,能得几肉嘬?
托匪禽兽身,徒因口腹惫。
蔽道多乱荆,饬尔斧柯坏。
外已辞瑟胶,中何嫌絮败?
污洁关贪廉,杅槃有铭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意十六章·其十三》是清代文学家姚燮的作品。以下是对姚燮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1. 生平与成就
  • 基本信息:《述意十六章·其十三》是姚燮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姚燮字梅伯,号复庄,晚清时期的文学家、画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诗歌见长。
  • 文学特色:姚燮的诗作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咏史抒怀的,也有写景抒情的,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时代感。
  1. 文学风格
  • 意象丰富:姚燮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得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例如,“维狼巨喙张,能得几肉嘬?”这一句通过狼的形象来隐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
  • 哲理性强:姚燮的诗歌不仅情感丰富,而且哲理性强,能够引人深思。他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于人类行为和道德的思考。
  1.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姚燮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成为晚清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他的诗歌不仅在文人中传颂一时,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后世评价:姚燮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者们对他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论,认为他的诗歌不仅艺术性高,而且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1. 文学鉴赏
  • 语言特色:姚燮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如“托匪禽兽身,徒因口腹惫。”这句话通过对比来揭示某种社会现象。
  • 主题思想:姚燮的诗歌主题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写景抒情。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社会的关切。

姚燮的《述意十六章·其十三》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容,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