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阳吊潘解元德舆

江声极顿挫,过木有馀凄。
稿葬一坏骨,今古青山低。
文章促元命,惨尔天相挤。
一逝不可挽,万类何可怡?
沄沄哭友泪,洒洒满路歧。
掩面过江北,怕见秋草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山阳吊潘解元德舆》是清朝文学家姚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过山阳吊潘解元德舆》不仅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在艺术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审视,《过山阳吊潘解元德舆》是姚燮作品中的佳作。诗中“江声极顿挫,过木有馀凄。稿葬一坏骨,今古青山低”等句,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壮阔与悲凉,以及青山的永恒不变。这种对比和衬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思考。

从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来看,这首诗的创作与姚燮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姚燮作为清代浙江镇海人,其生平经历了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给诗人带来了深刻的触动和思考。姚燮遍读经史百家及道藏、释典,其诗词、骈体文皆闻于时,这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因此,《过山阳吊潘解元德舆》不仅是姚燮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真实写照。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看,《过山阳吊潘解元德舆》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其成为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例如,诗中的“文章促元命,惨尔天相挤”,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才华被压抑的惋惜之情。此外,姚燮还擅长丹青,尤工墨梅,这些艺术特长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精湛的笔墨和细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从情感寄托的角度来看,《过山阳吊潘解元德舆》不仅仅是姚燮对友人的悼念之作,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自我反思的过程。诗中既有对友人生前品学兼优、才华横溢的回忆,也有对其不幸离世的哀痛和不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未来命运无常的深深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姚燮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过山阳吊潘解元德舆》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姚燮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的真实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姚燮及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现实,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