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友四章 其四

不见五陵客,裘马轻且肥。
拔剑走燕赵,黄金供霍挥。
侠客珊瑚鞭,妙妓珍珠围。
六博呼达旦,红烛双交辉。
方谓作客乐,何必歌来归?
风势一朝减,众情多暌违。
出门无车马,零落知交非。
资行失所告,长安空依依。
中庭试一望,照人催斜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责友四章其四》是清代文学家姚燮的作品,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姚燮,晚清时期的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大梅山民等,生于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在文学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写诗和画山水。
  2. 作品鉴赏:《责友四章其四》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通过对侠客与游子形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变迁。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 主题探讨:作品中,“不见五陵客,裘马轻且肥”描绘了贵族阶层的奢靡生活与下层人民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拔剑走燕赵,黄金供霍挥”则反映了侠客们为了正义而不惜一切的精神风貌。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
  4. 艺术特色:姚燮在《责友四章其四》中运用了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他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思。

《责友四章其四》不仅是清代文学的瑰宝,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文本。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