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楼有忆

暗楼生暮气,独酌写愁歌。
静月涵江阔,颠风入絮多。
天低看鹭立,草尽有帆过。
客也孔巢父,吾知在涧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有忆》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而非宋代陆游所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韩偓(842年—923年),字光弼,号玉山樵人,唐朝末期的诗人、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曾历任多个官职,但大多不得志。韩偓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词句,也有婉约的抒情,其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诗歌原文
倚楼有忆  
昼漏迢迢夜漏迟,倾城消息杳无期。  
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  
自笑计狂多独语,谁怜梦好转相思。  
何时斗帐浓香里,分付东风与玉儿。  
  1. 诗歌赏析
  • 首句“昼漏迢迢夜漏迟,倾城消息杳无期”描绘了时间流逝的缓慢和无法捕捉的消息带来的失望感,反映了诗人在等待中的焦虑和无助。这种描写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期待与绝望交织的情绪。
  • “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通过“泥酒”和“泪眼”这两个形象化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自笑计狂多独语,谁怜梦好转相思”反映了诗人自嘲和对他人同情的渴望。这里的“计狂”和“梦转”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过去计划或梦想的反思,而“谁怜”则透露出他对他人理解自己内心感受的渴望。
  • 结尾两句“何时斗帐浓香里,分付东风与玉儿”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希望能有一天能够通过春风将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这里的“斗帐”和“东风”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重生。

《有忆》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亲情的诗词,也是韩偓个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爱情和亲情的主题及其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