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翰重周原,黍膏棠甘留政绩;
衣冠尊洛社,梅消石瘦见丰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屏翰重周原,黍膏棠甘留政绩;
衣冠尊洛社,梅消石瘦见丰神。
《挽景谦联》,是清朝学者姚祖同创作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形式在楹联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挽景谦联》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对于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姚祖同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他的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他不仅精通儒家经典,也涉猎佛学、道家等多领域的知识,其对联作品往往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姚祖同在楹联方面的造诣尤为突出,其对联作品在结构、韵律、内容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水准,充分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挽景谦联》的原文为“屏翰重周原,黍膏棠甘留政绩;衣冠尊洛社,梅消石瘦见丰神。” 这副对联通过对“景”与“谦”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哲理。其中“屏翰重周原”暗示了对过去辉煌成就的记忆和纪念,而“黍膏棠甘留政绩”则寓意着功绩永存,即使人已故去也能留下美好记忆。同时,对联中的“梅消石瘦”和“见丰神”则反映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既表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传达了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挽景谦联》不仅是一副精美的对联作品,它更是姚祖同深邃文化素养与哲学思考的结晶。通过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研究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