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二首 其二

罗浮春色静娟娟,是花仙,伴诗仙。
林氏家风,冷澹出清妍。
碎玉零星千万点,月下影,雪中香,天上缘。
神全,韵全,意难传。
篱边,水边,忆江妃、名号新鲜。
岁晚相逢,问讯绮窗前。
笛孔琴丝聊寄兴,好时节、百花后,百花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梅花引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邵亨贞的一首词作。邵亨贞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往事的怀念。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邵亨贞,字国宾,号青霞道人,南宋著名文人、画家和道士,他的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情感。邵亨贞的作品多反映了其个人的生活感受和哲理思考。
  1. 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 原文:罗浮春色静娟娟,花仙伴诗仙(林氏家风,冷澹出清妍。碎玉零星千万点,月下影,雪中香,天上缘。神全韵全意难传。篱边水边忆江妃名号新鲜)。
  • 译文与赏析:邵亨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罗浮山春景图。诗句中使用了“花仙”与“诗仙”等意象,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同时,“冷澹出清妍”形容梅花之美既清新又脱俗,给人以美的享受。
  • 诗意解读:通过对梅花的描写,邵亨贞不仅赞颂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的感受。通过“神全、韵全、意难传”,他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1. 背景分析
  • 历史时期:《江城梅花引二首 其二》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这个时期政治动荡,社会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邵亨贞的词作可能更多地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个人的悲愁。
  • 文化背景: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的文人普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邵亨贞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也深受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的影响。

邵亨贞的这首《江城梅花引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