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三 酬陆荩思先生

褦襶寻君偏不遇。
到得君来,惆怅空归去。
应是天公能作妒。
不教容易成欢聚。
烟树高城长间阻。
忽讶青鸾,掷下惊人句。
红藕碧兰香缕缕。
凉飔消尽闲庭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 其三 酬陆荩思先生》是清代诗人俞士彪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及翻译:《蝶恋花·其三·酬陆荩思先生》是一首词作,由清代诗人俞士彪所作。这首词描述了一种相思之情,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惆怅。词中“褦襶寻君偏不遇”描绘了主人公在追寻爱情的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阻碍。而当终于遇到心仪的人时,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黯然离去。这种强烈的情感对比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2. 诗词背景:该词的创作背景是酬谢一位名叫陆荩思的人。据传,这首《蝶恋花 其三 酬陆荩思先生》是在陆荩思的某种行为或举动触动了作者的情感之后,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作。通过这样的创作方式,词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陆荩思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们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
  3. 主题思想: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一种悲凉、惆怅的爱情悲剧。词中的“应是天公能作妒。不教容易成欢聚”反映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现实限制的感叹。通过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词人试图传达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力量。
  4. 文学价值: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清代词坛的风格特征,还展示了词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观。通过对情感的细腻刻画和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俞士彪的《蝶恋花 其三 酬陆荩思先生》不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高度成就,而且在情感深度和思想性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欣赏这首词,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生活以及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

相关推荐